天空之城电影 https://www.touzitop.com/xmzl/5804.html 1 微博太卷,大V严重不够用了。 很难想象,自打罗翔去年9月8日因为发了一句读书摘抄被围攻后,他至今在微博一言不发,却一直被骂。 红太狼太多,且胃口太好,喜羊羊已经不够用了。 最近几天,它们还在采取各种招式去搞臭罗翔。比如,摘出罗翔的两句话作对比,试图给罗翔扣上一个双标的帽子。 这样的把戏,说白了,也就只能忽悠和鼓动一下他们自己人,再就是一些不动脑子的工具人。 罗翔这两句话矛盾吗?一点都不矛盾。 “对于民众,只要有合理怀疑的证据就可以发声而不属于谣言。对于官方,如果没有超过合理怀疑的证据,就不得随意辟谣。” 这不就是法治思维的一个常识运用吗?——法无禁止皆可为(个人),法无授权不可为(执法者)。 而且,攻击者特意避开了罗翔说的关键词:合理、证据。抛开这两个关键词,去简单地对比民众和官方的行为边界,你说究竟是蠢还是坏? 还有的攻击者,拿罗翔不久前讲述的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作为武器,攻击罗翔抄袭网络文章。结果很快被打脸。 有媒体找到,在2017年,罗翔在一篇文章中就已经说明,他2003年就将这个故事发在北大未名BBS,后被人转载了。 以上的攻击,还不是最刁钻的。比如这个就思路清奇,拿罗翔在讲课中的一个举例说事: 言外之意,已经饿了那么久了,哪有力气干掉大熊猫? 看完这个,我不禁笑出了熊猫声。如果非要这么刁钻地去攻击一个人,那么张三手里就不能有一把枪吗?枪里就不能有三颗子弹吗? 事实上,凡是虚构的故事都必然有破绽。 按照这样的苛刻要求,那么任何教师都将不敢在课堂上做虚拟举例。因为你一旦讲了一个假设的故事,总能被找到攻击的把柄。 2 当内卷到一定程度,还有的人已经迫不及待、急不可耐,生怕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已经懒得寻找靶子,干脆自己树个稻草人破口大骂:罗翔,你也配做个圣人? 然而,据我所闻所见,罗翔从未标榜过自己是个圣人。 相反,他一直在强调自己性格中的懦弱,向往勇敢;他也常常反思人性中的虚伪,告诫自己做个具体的真实人;他对名气和荣誉,也一贯表现出谦虚的姿态。 只是,但凡想要搞臭一个人,他们就可以找出无数的理由和借口。 今天,已经是微博前大V的罗翔,写了一篇微信公号文章《祝各位同学一路平安》,在我的朋友圈刷了屏。我留意了下,有的人表示惋惜,有的人表示愤懑,有的人则一言不发,只是单纯地转发。 有人说,罗翔清空了微博;还有人说,罗翔被封号了。这其实都不准确,罗翔在这篇文章解释了: “这也是去年九月退出某社交媒体的重要原因之一,亲友们觉得我在虚拟的世界中投入了太多的时间。该社交媒体我也早选择了六个月信息可见,所以今年三月份,我在该社交媒体上的账号早就已空空如也。” 微博将再无罗翔,但是还会一直流传着对罗翔的攻击和造谣。 内卷的一个动力源就是,它们永远需要一个发泄口,一个表现自我或者说是表演自我的舞台。且在这个舞台上必须有对立面,有靶子,以供它们献技。如果没有,创造条件也要拉出来几个,比如who。 正如一位网友举例形容的:一根棍子砍掉左边,原本中间的就成了左边,接着砍…… 3 微博就是一个极度内卷化的战场。没有一个真实的、具体的、可爱的人,可以在这个战场上长久伫立。你要么躺下,要么被打倒。 今年,《觉醒年代》很流行,我就在想,如果拍一部《微博年代》,如果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开通微博,他们会被骂多少条?他们会被多少种奇怪的理由和刁钻角度攻击?他们能坚持多久? 一百年前,讲理的地方在报纸和杂志,对于那个年代的民众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门槛。大多数人是不识字的,他们无法阅读报刊,也就无法参与争论。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很多人认识了很多字,但是由于接触的信息相当偏狭,或者说太过干净,他们加入讨论的姿势极其可怕。而网络,又提供了平易的、免费的平台。 与其说,是微博造就了那批疯狂而可怕的微博网民;倒不如说,是这群人占领了微博这块阵地。那些温和的、讲述法治、逻辑和知识的原住民,被赶走了或者杀掉了。 这是一场智识的侵略,野蛮最终战胜文明,恶毒最终战胜良善。 说到底,微博只是一个工具,至于那么多人,又何尝不是工具呢? 《恋爱的犀牛》里有一句台词,同时也是歌词,“阳光穿过你却改变了自己的方向”。 这句话其实就像罗翔那个“吃熊猫”的例子一样,也不够严谨,很容易被找到漏洞攻击。比如,阳光如果穿过微博这样的黑洞呢?只能被吞噬,什么都没有。 攻击罗翔的理由可以有一百种,但是目的其实只有一个。你猜?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