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399信息网 2021-06-30 450 10

发展枢纽经济跨入开放前沿

商讯信息

  6月20日18时08分,伴随着一阵响亮的汽笛声,一列满载着耐火材料的列车从我市白羊墅营业部南货场缓缓驶出,前往蒙古国达尔汗。这是首列从我市发出的国际货运班列,标志着我市沟通世界的国际铁路物流大通道由此打通。身处太行山腹地的阳泉,正在逐步升温枢纽经济。

  我市明确提出,今年是“十四五”开局起步之年,是打基础固根本之年。要举全市之力办好五件大事,为“十四五”开好局、为长远发展奠好基。其中一件,就是要聚焦打造东纵经济带,超前谋划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这一思路的提出,全面回答了新时代我市区位交通优势怎么看、扩大对外开放怎么办、打造东纵经济带怎么干的问题。

  重任在肩。全市上下紧扣时代脉搏,把握发展机遇,努力将枢纽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迎来发展好机遇

  打开阳泉地图,既有石太线、石太客专和阳大铁路纵横交错,又有太旧、太阳、阳五、西环高速等四通八达,密织的铁路和公路交通网,让我市成为不折不扣的交通枢纽城市。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梁庆介绍,我市是全省唯一有两条高速公路连通两个省会城市的市,构成了太原、石家庄1小时交通圈,首都北京、天津4小时交通圈,我市距太原和石家庄机场均为100公里左右,交通枢纽优势明显。

  2020年9月24日,全市人民翘首以盼的阳大铁路阳泉北至阳泉东段正式开通。在昂首迈入“重塑竞争新优势,打造晋东区域中心城”的新征途上,喜添动能迸发、活力四射的硬件。

  推进转型发展,交通互联互通是重要一环。这条铁路开通后,阳泉市区的乘客可对接石太客专,阳泉北部的煤炭等资源可运输到石太线,将石太线和石太客专两条平行线连接,服务晋东人民出行,提升晋煤外运能力,有效促进阳泉深度融入京津冀经济圈,发挥石太经济走廊重要枢纽作用,彰显山西向东开放前沿阵地新优势。

  铁路建设如火如荼,公路发展日新月异。全市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干线公路为基础、农村公路为脉络的公路交通网。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5713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2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82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4.94%。

  发展枢纽经济,核心是加快要素集散,催生聚变裂变效应。立体交通格局的形成,为我市发展枢纽经济、物流经济提供了强大支撑。

  当前,我市聚焦“六新”突破,打造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文旅康养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特色产业“七大产业板块”,构建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正值“国土空间规划”和各“十四五”专项规划编制期,市发改委正在牵头编制《阳泉市现代物流中长期发展规划》,市交通运输局也在加紧编制《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抢先布局发展枢纽经济的相关事宜。

  以“交通圈”推动“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枢纽经济,最终做强“经济圈”。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枢纽经济是一种充分利用交通枢纽或地理枢纽的集聚扩散功能,吸引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原材料、劳动力资源、资本等在本地区交汇,从而大力发展本地区产业并赢得多种经济辐射的经济模式。

  枢纽经济大势初成,目标更远。实现“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我市要以建设“三城两区一基地”为路径,推动转型出雏型。其中,开放型枢纽经济承载区是建设的“两区”之一。建设开放型枢纽经济承载区是指构建对接京津冀、雄安新区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贸易物流网络和大容量通道,推进区域性综合物流园区和保税中心等平台建设,形成“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

  打造增长新引擎

  位于平定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阳泉市双业融合服务集聚产业园(原名阳泉蒙牛物流园),已集聚物流、快递企业7家,制造业企业3家,仓配一体化企业3家,电商云仓储4家,电商企业4家,标准厂房建成一个入驻一家,正在建设当中的也已预订一空。这里成为我市发展枢纽经济的一个缩影。

  该项目负责人史景堂介绍,园区是边建设、边运行。最初的想法是集聚物流企业,为物流企业建设一个长期发展、安稳的家。随着园区井喷式发展机遇的到来,国家引导、支持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联动发展,再加上园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枢纽优势,他们在项目建设当中及时进行了调整,迅速追加投资,按照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思路进行规划建设。

  目前,该项目已建成物流仓储、标准厂房5万平方米,办公配套设施3500平方米,冷链仓储3000平方米,水电气暖、消防、道路等设施设备完善。二期拟建仓储、标准厂房7万平方米。

  省委“一主三副六市域中心”决策部署,为培育新业态与新模式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全省“天字型”物流网络建设持续推进,为我市加强与周边太原、忻州、晋中等地的区域分工、园区布局、要素流动、产业转移合作等创造了条件。

  近年来,我市依托区位独特、交通便捷、物流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等优势,积极主动参与区域物流产业分工,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业,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为打破“不沿海、不沿边”的地域局限,我市放大晋东区域交通枢纽优势,积极拓展对外开放通道,加快物流园区、物流港等项目建设,引领现代物流业加速发展。

  史景堂说:“当初企业选择在平定经济技术开发区,最重要的考量是这里的交通枢纽地位。”园区位于三晋东大门,是太原市及山西省中腹部地区东部出省的必经通道。这里交通发达,距太原机场和石家庄机场均为100公里左右,距阳泉北站51公里,距白羊墅(乱流)发运站8.6公里,距公铁物流(北庄)发运站30.1公里,距平定北高速路口4.8公里,距平定东高速路口1.5公里,距北京市370公里,距天津新港400公里,距雄安新区280公里,对于发展现代物流业、制造业、电商业等行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枢纽优势。

  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晋东物流园区、双业融合服务集聚产业园、晋东冠亚商贸物流园等一批物流园区逐渐建成投用,服务范围已辐射到晋东及周边地区,为枢纽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支撑。

  梁庆介绍,我市地处沟通晋冀、连接东西的交通要位,紧抓北京、天津等城市向中西部地区梯次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机遇,放大山西东大门的区位优势,全面推进物流大通道、大平台建设,着力提升通行能力和通行效率,有效拓展通道经济、枢纽经济发展空间,聚力发展通道经济、枢纽经济,推进区域物流高效化运行,成为我市实现“六新”率先突破的重大机遇。

  依托枢纽巧发力

  2020年11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山西省开展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批复同意我省5个交通强国试点项目,我市“高密度中等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与绿色出行”和“智能网联重载货运车路协同发展”两个试点位列其中。我市紧抓政策机遇,以交通枢纽建设为切入点,推动发展和壮大枢纽经济。

  为建设立体综合交通枢纽,我市将积极推进铁路通道建设,重点构建以朔黄铁路、石太高速铁路、石太铁路为东西走向,阳涉铁路和白荫铁路为南北走向的“丰字型”通道体系,实施阳涉铁路电气化改造。谋划推动阳大与雄忻、太焦、邯长、和邢等铁路互联互通。推动全市大宗货物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和新建物流园区修建铁路专用线。进一步完善城市高速出入口,加快推进娘子关互通和阳泉南互通建设。

  同时,力争在“十四五”时期,形成“一核心四通道多节点”的物流空间布局。“一核心”为山西(阳泉)国际陆港,充分发挥其在北方区域交通运输网络中的战略节点作用,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四通道”为省道214、345线和朔黄铁路;太阳高速和石太客专;太旧高速和石太铁路;阳五高速、阳涉铁路和白荫铁路。“多节点”是以物流园区为主要节点,高水平、高标准布局晋东物流园、盂县中岚国际物流园、生态新城物流园、阳泉农产品批发市场配套物流园、晋东快递物流园等园区,发展一批现代物流中心和物流服务平台。

  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培育新业态物流企业。支持有条件的大型制造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农业产业化企业等龙头企业组建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物流主体,扩大服务内容,拓展增值服务和高端服务。依托重点园区、专业市场、信息平台,大力发展物流园区运营商、专业市场运营商、物流平台服务商等平台企业,积极培育城乡配送、农产品冷链、多式联运服务企业和物流信息服务企业。支持冷链物流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商业连锁企业开展冷链配送中心建设,新建、改造预冷保鲜、冷藏冷冻、低温分拣加工等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完善冷链物流网络节点和配送体系,积极推进我市进口冷藏冷冻肉品总仓建设。

  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引进一批关联度高、配套性强的物流企业,吸引大型物流企业在阳泉设立区域总部。推进“公转铁”,发展绿色货运,探索发展公铁两用挂车甩挂运输和“互联网+货运物流”新业态、新模式,优化整合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管理与技术服务,完善供应链解决方案。中心城区重点加快阳泉国际陆港、晋东物流园建设,建立具有存储、物品分开处理、集中配给、商品陈列等功能于一体的物流企业集聚区,带动制造、运输等行业快速发展。

  2021年1月,省工信厅、省发改委公布《山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联动发展企业名单》,其中,阳泉市顺康商贸有限公司被列为“物流业制造业联动发展企业”,山西通宝鑫能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阳泉冀东物流贸易有限公司被列为“重点建设企业”。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聚焦打造东纵经济带,谋划建设重大交通项目,培育新业态物流企业,补齐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物流短板,大力发展绿色物流,做好《阳泉市现代物流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提升我市枢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

  (冯梦琪)

(文章来源:阳泉日报)

文章来源:阳泉日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399信息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399信息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