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永远是中国人的心病。没钱买房的人家,只能全家7口人蜗居在1室1厅内,人均仅6㎡。上厕所排队,在客厅睡觉,吃饭要站着,甚至屋内还无法通风,这令人窒息的居住环境,一家人如何熬过了这些年呢?1家7口蜗居43㎡房: 今天要介绍的1家人来自上海,小夫妻加上老两口和三个孩子,总共7口人,现在一起住在一栋老式居民楼内。房子面积不大,仅43㎡,典型的1室1厅户型。由于房屋格局问题,居住条件也让人堪忧。 厨房小而逼仄,而且无法开窗通风,因为厨房正对公共过道,一旦开窗户,屋外人能清楚看到室内景观,毫无隐私可言。 厅内空间不大,只放了沙发和桌子,各种杂物堆满角落,格外拥挤;这也直接导致吃饭时,大家只能站着,才方便走动。 此外,晚上厅内搭上行军床就是卧室,老两口每晚在这里休息,但毕竟不是卧室,老人每晚都睡不好。 仅有的卧室是小夫妻和孩子共用的场所,每晚5口人挤在一张床上睡觉,无论谁翻身都会影响彼此,任谁看都觉得窒息。 更难受的是,由于只有一个小卫生间,早上洗漱一家7口人需要排队,等个半个小时都有可能。 日本设计师暖心改造: 这种房子住起来实在不舒服,小夫妻也觉得孩子越来越大,没有独立空间和玩耍场所,老人也休息不好,再这样住下去肯定不行。为此,特地请设计师来给家里做个改造,希望能让一家人住得更舒心一点。 幸运的是,一家人遇到了一位日本设计师,擅长改造各种奇葩户型。就这样,设计师接受了请求,开始为7口人打造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43㎡小破房,变身温馨阳5居室: 虽然改造之路充满艰辛,各种问题频出,但设计师依然倾心设计,力求安全性和实用性,最终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儿童房: 入户首先看到的是个大立方体,看似怪异,实际上是个功能多样的胶囊房。 拉开门是孩子们的休憩的区域。采用上下两层设计,下层是玩耍区域,上层是床铺。空间大小足够孩子休息,内置通风系统,一点不觉得逼仄。 这样的设计,无形中多出了三间卧室,每个孩子都有独立的空间,确保个人隐私。 夫妻卧室: 除了孩子的卧室,夫妻两人的卧室也被藏在里面。同样设计简洁利落,一张大型榻榻米铺设在上面,格外温馨舒适。顶部有吊灯有通风口,睡在里面不觉得拥挤。 厨房: 厨房宽敞明亮,灶台厨具整齐划一,各种细节也非常到位。 比如窗户改造成了隐形防盗窗,满足开窗通风需求;柜子内设置了升降拉篮,方便老人使用;冰箱和烤箱等做了嵌入,节省空间又实用。 卫生间: 卫生间做了三分离设计,多出了马桶间、淋浴间,这样一家人洗漱上厕所不会再打扰彼此,也不需要排队了。 最好的一点是,浴室关闭后,还能作为烘干房使用。这样平日晾晒孩子们的衣服更加方便。 客厅: 移门后是客厅,肉眼可见变得开阔明朗。一侧墙面是嵌入柜体,方便一家人物品存放,中央摆放了餐桌, 原始阳台的位置,一侧变成了工作区兼书房,靠近窗户,采光很好,平时坐在这里看书,温暖惬意。另外一侧则是洗衣晾晒区,功能齐全。 老人房: 当然惊喜的是,将书房底部的柜体推拉出来,就能组成一个临时的床,便于老人舒服的休息。早上这里围上护栏,就是孩子们玩耍的场所,真是一举三得。 一家7口看到自己房子这样的变化,各个喜笑颜开,终于能有个舒服的新家了! 也不得不感叹下,设计师的改造能力,43㎡的小破房摇身变成4室1厅的温馨之家,特别是胶囊房间的设计,既实用又省空间,任谁看都觉得厉害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在职硕士 http://www.edu-cp.com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