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康辰网 http://www.ib-top.cn 文:清荷 图:来自网络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基层教师匮乏紧缺。1983年,我上初中二年级,我所在的学校地域偏远,第二年将不再保留初中的年级,而去公社的中学读初三,所以我们是最后一届。 当时,有能力的教师都另觅他处。成绩好的学生,家长也想尽办法将其转走。剩下我们这些煮不烂的"可塑之才",矮子里面选将军,在我们这个初二班里,我成了佼佼者,这是我的小确幸! 那时,初中普及英语已有几年了,曾经有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英语老教师,认真负责,一人教授初一和初二两个年级的英语(我们学校也只有一个初一班一个初二班),后来支边走了。 从此,教育局指派的英语老师像走马灯一样,来来走走。一是学校偏远,二是全公社乃至全县都缺英语老师。这样说吧,我从开始读初一直到初二毕业,有五位老师教过我。 那英语学的真的是″叽里嘎啦",不伦不类的。有段时间,学校还让一位教四年级语文的年轻女教师(她也是初学),边学边教我们,这位老师又正在谈恋爱,她也确实够兢业的。 有些单词她可能觉得念着不好听,就给改个好听的教我们。比如:go一to一school中go应该是"狗"音,她教我们念"岗”音!并让我们在单词下,写上相似的汉字,只要照着下面的汉字念就行了,尤其是句子,哪管它升调降调…… 在这青黄不接的关头,一个高考落榜生临危受命,闪亮登场,成了我们的第五位英语老师。 初二毕业前两个月的星期一上午,天朗风轻,阳光正好。上课铃响过,石校长领着一个学生模样的大男生走了进来。乱哄哄的教室顿时鸦雀无声,齐刷刷看向侷促不安的陌生人。 他站在门和讲台中间的过道上,低着头,看着自己手中拿着的英语课本,上面放着粉笔盒。长短适中的平头,白净脸,因他低头,只能粗略看出高鼻梁,厚嘴唇。 他着一身藏蓝学生装,扣子扣的板板正正。脚下是双半新不旧的蓝色运动鞋,让人想起电影里的"五四"青年学生。先扯远点悄悄告诉你,就因为这身打扮,我们叫他老蓝。 正当我们对他相面时,石校长温和的声音响起:同学们,离毕业只还剩两个月的时间,我知道因为频繁更换英语老师,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今天教育局给我们委派了王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这最后两个月里,认真学习,打个翻身仗,下面欢迎王老师! 言毕,校长先鼓起掌来,回过神的我们也"叭叭"拍起手来,我拍得很带劲,心里充满着激动和希望。 掌声响过,一阵尴尬的寂静后,站在讲台上还是不敢抬头的王老师终于说话了,他的声音像蜜蜂的嘤嘤声,校长又提示了他一下,才听到他颤颤的声音:同学们,大家好!我姓王,以后同学们就喊我王老师,不,不,叫我王同学好了! 大家互相对望着,窃窃私语,沉默了一阵子的王老师终于抬起头来。他的脸好红好红,是单眼皮。他的牙齿洁白但长的不规则,相貌一般。 这个开场白一过,教室里又恢复了寂静,他不停地翻着英语课本,突然说:"同学们,现在先跟着我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吧!明天开始学新课!”其实,学过的还不都是陌生面孔?谁会?! 他就笔直地站在讲台前,对着课本领着我们朗读。哟,听他一读,抑扬顿挫,真像个外国人在说话似的! 渐渐地,我们了解了王老师,有人说他是丰中的学生,成绩一般以上,平时英语较好。由于高考时怯场,导致连续两年都名落孙山。 他因家里贫穷,只好回家务农,说原本打算再次参加高考的,却被人介绍来教我们英语。 几堂课下来,渐渐的王老师在课堂上不再拘谨,将语法和48个音标元音辅音,重新给我们复习了一遍,告诉我们,掌握了音标,遇到生词,就能知道怎么拼读了。 在校长的授意下,王老师利用晨读,晚自习,劳动课音乐课,为我们补习。月余光景,连平时最头疼学英语的那几位高个子,嘴里也时不时冒出几个英语单词来,我能感觉出自己英语也进步了不少。在这么多英语老师中,大家都觉得他是最优秀的一位。 我们的学校离村庄远,又是座老学校,常听村人说学校里常闹鬼,传得神神乎乎的。可人家王老师不担心这些,虽然他离家也就四五里地,未来搞好教学,他却住到学校里。 我和几个同学喜欢早起去教室读书,当时又没有钟表,常常顶着星星到了学校,教室门还没开。 有一个阴雨天,我们又风风火火地早起上学去,走入校园,见王老师的屋子里亮着灯,我们悄悄地从窗户往里瞅,他正伏在桌前写着什么,原来是在批改我们作业。 教室的门锁着,我们总得给他要钥匙吧!"嘭嘭",有人敲起窗来。在室内的王老师两眼瞪着,嘴大张着,忽地站起来颤着音::谁?!!旋即又后退几步! 当他看清是我们几个时,王老师捂着胸口说:吓死我了,还不到四点,你们来这么早?! 王老师并不像别的老师那样,让人生畏,我们随他进到屋子里。我问他:人家都说学校里紧(有鬼),你不害怕吗?他点点头,咋不害怕?虽然不相信,也是瘆得慌,你们几个今天差点没把我吓死,以后可别这么早啦,学习也得保持充分的精力。 在这五位英语老师中,王老师的课是气氛最活跃的!不像个别老师,他让我们常读对话,说可利用闲暇的时间练习。有一篇文章是猴子和鳄鱼。对话活泼,知识点也多,有个晚课,王老师说让大家放松下,请三位同学跟着课文内容朗读对话,我直接被选中。 但大家都扭捏,其余二位找不到人选,王老师便从第一排挑一男生和他一起,扮演鳄鱼妈妈和鳄鱼孩子的角色,让我念猴子说的话。 虽然我和那位同学读得像爆豆子样,但还是坚持下来。 “useyourheadthenyouwillfindyourway”,这句鳄鱼妈妈的话,王老师读得特别抑扬顿挫,成了经典,也许大家都充满青春活力,一下子和他打成一片,有几个跃跃欲试说下次一定举手踊跃参加。那堂课下来,谁都可以熟练地说出来,那段英语,竟成了大家彼此见面打招呼的口头禅。 我们那个时候,男女生还是保持一定距离,虽然说话。一些无聊的人总爱捕风捉影,起个哄,出出他人的丑。 班上有一女孩家穷,穿的衣服大多是别人给的,但她爱打扮,还经常穿一双拣的黑皮鞋,特别臭美。自有好事者想从她那里找点爆料,一次课堂上,王老师正在黑板上奋笔疾书,不知啥原因,那女生和同桌吵起架来,一时间教室里乱了套。 听到吵声的王老师头也没回,说了几句,安静安静,吵啥吵,都没多远的,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好还好不过来来,哪能吵? “哈哈哈哈哈哈”,顿时教室里爆发出震耳欲聋的笑声。王老师回转身望着张着嘴大笑的学生,敲着桌子“安静安静,不要笑,别笑啦!”说了一大通,没有一人能停下来。 连续三天,老蓝一走进教室,同学们便忍不住“哈哈哈哈哈哈哈”大笑起来,校长来说也无济于事,最终王老师因为这个莫名其貌的原因被劝退了,他还是没有陪伴我们到初二毕业。 我高考落榜后,曾在家乡集市上的一个地摊上,遇见过王老师。他歪戴着草帽,吸着烟,边称东西,边和人讨价还价,身边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光着屁股,浑身脏兮兮的。 现实中,有高中的举子去拜见师长的,却没有落魄的学生去招呼老师的。多年以后,读余秋雨的巜酒公墓》,类似的爆笑竟也是发生在一堂英语课上。当我读到:“……或惶愧于幼者哄笑,栖栖遑遑,了无定夺……” 那一刻,我忽然想起了王老师,一种悲凉顿时袭上心头!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