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399信息网 2021-09-03 450 10

在八大山人纪念馆,走近何香凝,见证一幅画的诞生

白癜风是否传染

  澎湃新闻获悉,6月29日,由北京画院、何香凝美术馆、八大山人纪念馆共同主办的“流水高山写新图——何香凝与新中国时期的北京画坛”展在江西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真迹馆开幕展出,展览分“画高人寿”“图画新篇”“画坛友朋”三个单元,以时间为线索,将展出包括何香凝艺术精品,何香凝与北京画坛艺术家合作作品,以及齐白石、徐悲鸿、陈半丁、李苦禅等同时期北京画坛21位书画大家精品,共计约107件作品。与之同期揭幕的还有“一幅画的诞生——北京画院画家作品展”。

  何香凝(1878-1972)是中国近现代集社会活动家和艺术家于一身的伟大女性。她晚年定居北京,与北京画坛多位艺术家的合作画可视为近代中国美术史的一个特别的案例,其视觉意义已经超越一般意义诗书画的“雅集”。

  

  何香凝(1878-1972)

  

  展览现场海报

  八大山人纪念馆馆长周晓健在开幕仪式上介绍说:“‘流水高山写新图’展力求通过艺术展览的方式,以独特的角度体现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思想,在建党100周年之际献上一份生日贺礼!这既是对何香凝先生的纪念,学习和继承她的爱国精神,也是在新时期党的领导下,继承前辈的初心和使命。‘一幅画的诞生——北京画院画家作品展’通过翔实的图文资料,引领观众走进一幅画创作背后的故事,感受画家个性化的艺术语言所开拓的视觉图景,体会别样的笔墨意境。这也是继‘浑无斧凿痕——对话齐白石’典藏展后与北京画院的又一次深度合作。”北京画院副院长郭宝君致辞表示,“此次展览以视觉图像的方式展示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以最新的研究成果呈现中国画现代化的转型之路。南昌是一座具有红色基因的英雄之城,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的历史时刻,北京画院与八大山人纪念馆、何香凝美术馆联手协作开展学术交流,奉献精彩展出,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流水高山写新图”全方位呈现何香凝的革命和艺术

  何香凝(1878-1972),出生于香港,原籍广东省南海县棉村,自号棉村居士,又号双清楼主,是中国杰出的革命家、华侨领袖、妇女运动先驱、书画家、第二届全国美协主席。何香凝一生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参与了同盟会创建、辛亥革命、护法运动、国民大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建立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见证了中华民族从近代民族危机中奋起拼搏,最终走向民族解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虎》1910何香凝设色绢本

  

  《山水》,1929年,何香凝,设色纸本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战友,何香凝先生始终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团结我党,坚持统一抗战。从富家千金到爱国领袖,其革命理想与艺术创作始终紧密联系,她的作品中充满着斗争激情、浩然正气。何香凝早期专攻山水花卉,后来研习狮、虎等动物画。后来,随着越来越多地参加民主革命运动,何香凝转而绘画傲雪经霜、冷而弥坚的松、梅、竹、菊等植物,寓意自己的志节情操,是她革命坚定意志的真实写照。正如毛泽东所赞誉“先生的画,充满斗争之意”。而众多中国艺术家和国家领导人的补笔、题词,使得她的画作更为凝重,堪称中华民族的瑰宝。

  

  《松菊》,1931年,何香凝,设色纸本

  

  《青山瀑布》,1934年,何香凝、王一亭,设色纸本

  

  《菊》1913年何香凝设色绢本

  

  《月下小景》1914年何香凝设色绢本

  

  《绿梅》1943年何香凝设色纸本

  新中国成立后,何香凝出于对社会主义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不少巨幅山水巨作,以雄伟的气势、多层次的构图来表现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讴歌。刘少奇、董必武、陈毅等人都欣然命笔在其画作上题词、补笔,留下了《祖国山河》《高松立海隅》等知名画作。

  

  《祖国山河》1951何香凝设色纸本

  

  《高松立海隅》1960年何香凝设色纸本

  

  《冰雪暖于棉》1951年何香凝设色纸本

  

  《寒梅有深意》1953年何香凝设色纸本

  

  《和平之境》1953年何香凝设色纸本

  在北京居住期间,同陈半丁、邵逸轩、溥雪斋等画家交往合作,创作了一批佳作。此次展览,主办方除了展出何香凝先生的个人作品外,还展出了这些合作画,以期通过作品来体现不同艺术家的风格碰撞。除此之外,还有齐白石、徐悲鸿、陈半丁、李苦禅等同时期北京画坛21位书画大家精品。通过书画展览的方式,全方位呈现何香凝先生的革命和艺术。

  

  《踏歌图》1951年何香凝、廖承志、胡佩衡、陈半丁设色纸本

  

  《春壑云涛》1951年何香凝、溥雪斋、汪慎生、胡佩衡设色纸本

  

  齐白石《老当益壮》无年款101×41cm纸本设色北京画院藏

  

  《鸡》徐悲鸿1946114×65cm设色纸本北京画院藏

  

  《兰花》叶恭绰纵25厘米横25厘米北京画院藏

  

  《岁寒结同心》陈半丁87×36.5cm1961年纸本设色北京画院藏

  

  《秋光》郭味蕖纵137厘米横103厘米北京画院藏

  

  《漓江帆影》惠孝同纸本设色纵80厘米横49厘米1958年北京画院藏

  

  墨笔花鸟李苦禅1956年72×42.5cm轴纸本水墨北京画院藏

  

  《阳朔奇峰》胡佩衡164.5×83cm1959年纸本设色北京画院藏

  

  《兰花》溥雪斋北京画院藏

  

  《鹰击长空》溥松窗北京画院藏

  

  《鹰》邵逸轩北京画院藏

  

  《竹》秦仲文北京画院藏

  

  《双飞喜鹊》于非闇1954年112cm×63cm镜片纸本北京画院藏

  

  《仕女图》徐燕孙纸本设色纵128厘米横61厘米无年款北京画院藏

  

  《松雉》王雪涛纸本设色纵96.5厘米横56厘米北京画院藏

  “一幅画的诞生”系统展示北京画院画家的艺术创作面貌

  与“流水高山写新图——何香凝与新中国时期的北京画坛”同时在八大山人纪念馆揭幕的还有由北京画院、八大山人纪念馆共同主办的“一幅画的诞生——北京画院画家作品展”。此次展览围绕“一幅画是如何诞生的?”,共汇集了北京画院31位在职画家所创作的作品一百余件,涵盖了中国画、油画、装置、影像等多种艺术门类,真正讲述了30多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以一件(组)作品为主体,详细梳理艺术家的艺术观念、写生速写、画稿草图、工作场景等,让观众得以理解,一种艺术面貌如何得以出现并形成体系。展览揭幕后将于6月29日在彭友善美术馆面向公众展出。

  郭宝君《对影之一》186cm×90cm纸本设色2019年

  据主办方介绍,一件艺术作品的背后往往凝结着画家的心血和汗水,承载着画家的天赋秉性、审美追求与精神品质。为此,北京画院自2018年起便启动了“技与道”专题纪录片的拍摄,试图以视频的方式对北京画院画家的艺术理念、创作思考、教学方式进行系统地记录和梳理,进而深度解读画家们的创作状态。该项目以显微镜的方式,进而建构望远镜的价值,以期为未来留下一个时代的艺术记忆。

  蔡玉水《双泉十年》99.84平方千米电影、雕塑、绘画2009-2019年

  

  马琳《山口》180x120cm布面油彩2016年

  2020年7月,这个项目以“一幅画的诞生——北京画院画家作品展”为名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呈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而今,此次展览走进南昌,完整地梳理了画家们的艺术心得、工作场景、写生速写、画稿草图等,以翔实的图文资料将“一幅画”背后的故事一一道来。大家可以“零距离”感受艺术创作的魅力,进而体会画家创作的艰辛过程。

  雷波《迹之七》107cm×91.5cm布面油彩2016年

  此次展览的作品以中国画和油画为主,从传统写意、工笔到新观念、技法兼而有之。画家们笔下的古意山水,格调高雅;塑造的人物形神兼备,充溢着深切的人文关怀和浓郁的时代气息;绘制的花木禽鸟,灵动灿烂而跃然纸上……

  据主办方介绍,八大山人纪念馆自1959年建馆以来,便依托八大山人自身文化形象,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脉为己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江西的一张文化名片。而北京画院作为新中国第一家以“创作、研究与教学”为主的专业画院,创作始终是首要任务,所以在各个历史时期,北京画院都汇聚了中国美术界的名家巨擘,他们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同时兼备深厚的传统文化学养,为推动时代的美术创作进行大胆的探索,更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此次两家机构携手合作,是继“浑无斧凿痕——对话齐白石”北京画院典藏展的又一次深度合作,是推广传统文化一种重要方式。据悉,展览期间还将开设讲座、专家导览、研学等公教活动。

  展览名称:“流水高山写新图——何香凝与新中国时期的北京画坛”

  展出时间:2021年6月29日—8月29日

  展览地点:八大山人纪念馆真迹馆

  展览名称:一幅画的诞生——北京画院画家作品展

  展出时间:2021年6月29日—8月29日

  展览地点:彭友善美术馆

  (本文据八大山人纪念馆提供资料综合整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399信息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399信息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