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知识分享 https://www.mcynote.com
撰文|余辉 据澎湃新闻报道,6月2日上午,上海市党政代表团驱车100多公里,登门看望“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都贵玛老人。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向都贵玛颁授“上海市荣誉市民”证章、证书。 都贵玛,1942年4月生,今年79岁,当时年仅19岁的她曾主动承担了28名婴幼儿的养育任务,用半个世纪的真情付出诠释了大爱无疆,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上海和内蒙古频频互动 在看望都贵玛的前一天(6月1日),上海市党政代表团已经到了内蒙古自治区。 当日下午,上海市·内蒙古自治区战略合作座谈会在呼和浩特召开。 到内蒙古考察的除了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之外,还有上海市副市长彭沉雷以及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诸葛宇杰。 出席座谈会的内蒙古相关领导有: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会书记林少春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自治区常务副主席张韶春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王莉霞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包头市委书记孟凡利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通辽市委书记孟宪东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奇巴图
在这场座谈会上,李强特别提到了“三千孤儿入内蒙”。 他说,“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佳话充分体现了党对人民的关心关爱、各族人民亲如一家的深情厚谊、内蒙古人民的大爱无疆。 “要携手挖掘、演绎、传播好这段历史佳话,创作更多艺术精品,更好汲取精神力量。要加强两地在儿童福利事业等方面合作,增进两地青少年交流,播撒更多民族团结、友爱互助的种子。”
这并非上海和内蒙古的首次互动。 就在一个多月前(4月18日至19日),由石泰峰率领的内蒙古自治区党政考察团曾到上海考察。李强、龚正会见了考察团一行。
当时,李强也特别提到了“三千孤儿入内蒙”——“三千孤儿入内蒙”是民族团结的历史佳话,充分体现党对人民的大爱、内蒙古人民的大爱,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专程为她颁授证章证书 “三千孤儿入内蒙”这段历史佳话,曾在今年两会期间被习近平特别提到。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提到了“齐心协力建包钢”和“三千孤儿入内蒙”两段历史佳话。 政知君注意到,“三千孤儿入内蒙”的背后是四个字——民族团结。 据《人民日报》2019年报道,上世纪60年代初,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陷入物资匮乏、食物奇缺的困境,米粮眼看就要见底,被政府收养的几千个孩子面临饥饿威胁。 在周恩来总理和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政府主席乌兰夫的安排下,3000名孤儿从遥远的江南来到内蒙古草原,他们被牧民们亲切地称为“国家的孩子”。 都贵玛的28个孩子便是其中的部分孩子。每养壮或养大一个,就被领养家庭接走一个,她经历了28次痛苦的离别。
在2019年9月,都贵玛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定授予都贵玛“上海市荣誉市民”称号。
在现场,李强说,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专门提到“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佳话,这段在特殊时期发生的故事感人至深,所蕴含的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上海人民感恩于心、铭记在心。 “都贵玛老人把最好时光、最美年华献给了‘国家孩子’,不愧为伟大的草原母亲,是当之无愧的人民楷模,也是上海人民最亲近的家人、最尊敬的额吉。” 我们国家人权最好的证明 政知君注意到,在今年4月,三千孤儿中的孙保卫曾接受媒体采访,他是都贵玛领养的孩子中年纪相对小的。 “如果没有来内蒙古,我大概是个上海人,但是饥荒灾害,我能不能活就不知道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孙保卫说。 来到内蒙古,遇见都贵玛额吉,遇见养父母,在孙保卫看来是个奇迹。
孙保卫看望都贵玛额吉(上观新闻图) 他说,“这是咱们国家制度的优越性。我现在年纪大了,有时候就想跟抹黑咱们的外国媒体对质,我自己就是证明,我现在活得好好的,是我们国家人权最好的证明。” 资料|看看新闻澎湃新闻新华社人民网上观新闻等 校对|罗晶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