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在线看高清福利影院 https://www.dl66.cc 作者|浅墨大叔阿杜 最近,一则新闻再次引发了学生和家长们对“军训”的热议。 宁波高一女生小芸,参加军训的第一天,就出现了“横纹肌溶解”。 8月初,学校组织了高一新生军训。 第一天的训练结束后,小芸双腿酸痛无力,经过一晚的休息后,酸痛反而加重,连下楼梯都要人搀扶,老师连忙带她去了医院。 经检查,小芸的肌酶严重超标,还伴有肝功能指标异常,下肢肿胀,被确诊为“横纹肌溶解”。 所幸小芸没有出现肾脏衰竭等严重的并发症,经过两周住院治疗已经恢复健康。 医生表示,小芸的病主要是平时缺乏运动,突然大量运动导致。 近年来,军训意外年年上演,虽然小芸的经历有惊无险,可依然让人担忧。 开学军训意外刺痛人心 2020年8月4日,湖南临澧高一新生王某某,在军训时晕倒并出现呕吐症状,送往医院后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王某某学习成绩十分优秀,以765分的好成绩考上了湖南重点中学临澧一中。 但没想到的是,军训才开始3天,王某某就发生了意外。 当天下午,教官组织学生在学校进行列队训练,王某某突然“扑通”一声倒地,随即出现严重的呕吐现象,被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最终因热射病不幸身亡。 据了解,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死亡率高达60%以上! 这种病是由于人体长期暴露在高温无风的环境中引起的。 它会造成人体温度失调,体内热量积蓄过多,引发脑、肝、肾等多种器官受损,危及生命。 也就是说,王某某是在高温环境中,被活活热死了。 多么令人难以接受,15岁少年的高中生活才刚刚开始,甚至还没有步入正轨,一场军训却夺走了他的生命。 从网上搜索一下,每年因为军训出现的意外屡见不鲜。 2015年,广州白云区的张某新生在军训时突然晕倒,急救一个小时后,男生不治身亡;2016年,陕西泾阳男生黄某在军训时突然呕吐、胸闷,送医院抢救后不幸去世;2017年,浙江乐清女生高某参加军训时,意外猝死; 短时间的高强度军训,没有让学生获得强壮的体魄,反而成了学生发生意外的罪魁祸首。 军训意外谁之过? 2016年,鹤城市一高中,录取1300余名高一新生,学校组织的军训期间,约有130多名学生晕倒,还有一些孩子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胸闷、乏力,体力不支。 将近10%的晕倒率,令所有人感到震惊。 本该是朝气蓬勃的青少年,哪想在军训中的表现如此不尽如人意。 现在是开学季也是军训季,每年这个时候,网上都会展开对军训的热烈讨论。 有网友认为:军训没有多大的意义,流于表面形式,达不到历练学生品质、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政治思想、鼓舞爱国爱家的目的,反而频繁出现教官与学生摩擦、学生发生意外等情况。 但是也有网友认为:军训能够锻炼学生的体格,磨炼意志,也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自豪感,帮助他们互相合作,共享荣辱。 还有网友继续指出:青少年意外猝死,不能只怪军训,很多孩子都是在操场的跑道上发生了意外。 10岁的人大附中男孩,课间跑步的时候,突然离世;14岁长沙初中生,参加室外跑步时,倒地猝死;15岁温州一中男生,进行1500米长跑锻炼时,晕倒死亡。 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朵就这样突然凋谢,令人悲痛欲绝的同时,它也是一座警钟,敲给教育管理者听,也敲给父母听。 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呈逐年下降趋势,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北京体育大学校长杨桦说过一句话: “现在青少年的胸围越来越宽,肺活量却越来越小;身材越来越高,跑得却越来越慢;体重越来越大,力量却越来越小;智力开发越来越多,灵敏素质越来越弱……” 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道》透露,我国6-17岁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1%和7.9%,两者总合接近20%,也就是说全国中小学生里,每10个学生就有2个是小胖子。 而学生猝死,心脏功能减弱,就与体重超标与缺乏运动有关。 还有比猝死更为常见的现象——骨折。 学生们追赶嬉戏骨折,体育活动骨折,跑步摔倒骨折…… 高频率的骨折背后,是学生们缺少运动,身体平衡能力差的严酷现实。 现在的学生个头越来越大,活动却越来越少,体质也越来越差。 这样的恶性循环,让学生们的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埋下悲剧的伏笔。 让运动回归生活 据中国教育报的消息,江苏省睢宁县安庆镇骑路村有一所学校,花样跳绳八年。 学生们的肥胖率、近视率为零,全校学生平均身高比同龄人超出0.8cm。 由此可见,增强体育锻炼,才能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技巧地去引导学生们坚持体育运动呢? 有这几点,想和大家探讨一下: 1.落实“双操”,保障大课间体育活动 很多学校怕学生在户外锻炼出事,于是取消了户外锻炼,比如大课间的广播体操,改成了眼保健操。 于是上午是眼保健操,下午还是眼保健操。不是说眼保健操不好,而是广播体操的缺失,实实在在地减少了学生们的运动量。 之前,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强调: 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全国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中小学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2.把体育课还给体育老师,养成运动习惯 把体育课还给体育老师,学生们不想看到班主任口中“生病”的体育老师在篮球场蹦蹦跳跳,这样大家都很尴尬。 有了体育课,学生才有机会选择一项自己感兴趣的运动坚持下去。 比如强调团队合作的球类运动,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纪律性,克制个人英雄主义,提升责任感,加强团队凝聚力。 有了体育课,学生才能学到基本的运动安全知识,避免意外发生。 比如运动前后做好放松运动,拍打、抖动、按摩、拉伸;运动中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出冷汗等,立即停止运动。 课本上的知识点终究需要实践,方能理解透彻。 3.将军训纳入常规课程,做长期理论与实践培训 军训避免在高温下进行,可以选择气温不高的傍晚。 要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当学生身体有不适,立即停止训练。 同时,学校要配备医生、急救设备,保障学生能够得到有效救护。 将军训纳入常规课程,做长期理论与实践培训。 无论是军训中的体能训练,还是军事技能理论,都可以添加到基础课程中,通过长期学习与训练,增强体魄的同时,也让学生们学到真正有用的军事知识。 作家三川玲说:“运动使人快乐,快乐使运动持久,运动使人坚强果敢,更具决断力。” 运动能够带来全面的性格养成教育,能教会学生自信、自立、自强,最终找到自我价值。 所以,让学生多一些运动吧!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